陌生的城市啊,熟悉的角落里. 由一件件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伸展出关于“人是如何从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里彻底滑脱出来”,探讨之深入,故事说服力之强大,杨德昌应是这方面排第一位的导演. 从一个个衰亡、裂解、时光不再的“私故事”中勾出的颓败、气馁的氛围弥漫了全片,但并不觉得里面存在丝毫病恹恹的自溺表达,而是用了坚决的写实主义,完全不带任何文艺腔的文艺电影,放到任何国别任何时代里,这都是最高级的艺术片. 看过的表演最自然的电影;在不设一个反派和丑角的情况下,将“人之嘴脸”讲得最透彻的电影;不单单是“城市书写”的顶峰,甚至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里,将自身的“历史债”和“身份债”完全抛到脑后的情况下所能拍出的最好的电影. 片尾少女的梦其实是把最拿手的闪前又玩了一遍,但这里又结合中国特有的死亡观,最震撼的段落出现了6/10. 用全村莫名死去的悲剧否定之前的醉酒狂欢,颇具《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黑色幽默,特别是坑杀赵军时剧烈晃动的闪回镜头、手部特写和日军夜宴屠村的摄影风格如出一辙,这出战争与人性的荒诞寓言之所以达不到姜文的深刻,因为创作思路概念化,中景长镜、狭窄空间内大幅度走位传递的情感太单一,暇身上的城主玉佩本该是一个关于谎言的很好线索,可他与城主夫人的纠葛几分钟台词就交代完毕. 油画光影的表现氛围,例如神婆祈祷神灵、成群的白衣女人拥抱肌肤光泽的裸男,单看的话段落震撼、构图灯光细腻,但期间沉稳的气质和嬉闹元素合在一起就不是滋味. 女主角的设定又回到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的男权阴影:守家的女人依旧要靠父权留下的规则办事,小雨、红毯包裹表现性欲望的斗争,结尾疯癫后从一半阴影跑向一半光明那头象征希望的童子军,不乏设计但观念陈旧. 故事聚焦当下的奥斯陆,围绕年轻睿智的女性朱莉展开. 30岁的她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她与事业有成的制图员阿克塞尔彼此相爱,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很开心和他在一起,但她拒绝给渴望孩子的阿克塞尔生子. 朱莉决意离开阿克塞尔前往艾文德,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