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到这种直击心灵的电影了,电影虽多,佳片却少,有幸碰到一部真跟中奖差不多. 本片故事其实很简单,呈现方式很日常很琐碎,而且镜头也很截至,细节很多但留白也不少,可以断言,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观看的话,多半会停留在叙事层面,没能进入情绪,那么本片一定显得闷. 反之,倘若感受到了男主的情绪,真的是现实到不能再现实,说到这里,非常佩服男主的演技,台词很少,但他的想法,甚至内心的波动都能通过言行举止传递给观众,隔着屏幕,我都能真切感受到他的各种情绪,孤独、后悔、愤怒……虽然是超现实的故事却又极尽现实,结尾的反转不仅填补了前期的各种BUG,关键是一点儿也不突兀,要知道现在的电影流行玩强转.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片子创作立场很客观,男主、女孩和狗狗多可怜呀,可是你却又对造成他们处境的众人恨不起来,真心神作!怪不得卢卡斯跑到日本去给黑泽明送钱拍片,除去崇拜还有借用本片构架的心虚吧. 虽然有批评说电影剧情上有些单薄,但也证明了本片在类型片模板上的创新,经过时间淘洗,本片的故事走向最终成为了此类型片的范文,甚至此后《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等一众动画片中出彩配角与光辉主角的模式都是黑泽明与莎士比亚的相互融合. 战国时代是武士与统治者的时代,农民低下的地位与贫困的生活制造了他们贪婪胆怯的内心,这一点在《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中有着明确的表现,在这部中虽未明说,但农民两人的剧情线确是最完整的,前面的苦役也对后来的行为做了解释,结尾的和解虽有教化意义,但仍在将农民符号化的情况下使其人格完整. 三船依旧勇猛,女主方面黑泽明想注入性感与独立相统一的性格,所以不苟言笑与光腿屁股镜头共同存在,这一点与《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中农民女儿出场时后视屁股镜头如出一辙. 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在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和蔼可亲的老师迪特·巴赫曼帮助他的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 这些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 在退休之前,老师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 看完这部引人入胜、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让人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幸拥有这样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冲突就能通过讨论得到缓解,约翰·列侬的"想象"就能成为现实. 导演玛丽亚·斯佩德和摄影师Reinhold Vorschneider向人们展示了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并将其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以至于电影本身几乎具有了某种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