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第四场(一天四场的酸爽体验告一段落),平实叙事和风格化影像调和出的诗意现实主义,但平实的叙事恐怕被切割得有点过于细碎和随意,而风格化的诗性影像(浅焦跟拍、固定机位空镜、特殊构图)一方面不算新颖,一方面有的设计又感觉差点意思. 影片关照的与其说只是身处外国的中国人这一群体,毋宁说是全球化语境下主体性的危机(不仅有身在国外时所遭受的严苛训练展现出的对身体的扭曲,女主角回国后和丈夫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特殊构图展现出来,打印机、摩天大楼则不断凸显着新秩序下利奥塔所谓的第一种“非人”异化),正是无处不在的律令、禁令、象征秩序掏空了主体,让主体失去了能动性,最终沦为虚无的、飘零的城市森林中的游魂和雪林中的独行者. 芭蕾舞所指涉的自然是双重的,既是被符号化(异化)的身体,也是德勒兹意义上的身体原初之美在那个夏至未至的时节里,一个原本浪漫的爱情故事被战争扭曲了样子,人性的丑恶与生存的渴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时期,一个蒸汽机车学徒,一个德国士兵. 还有那个未谙世事的女孩,他们原本可以谈谈情跳跳舞,听听“堕落“的音乐,可最后却不得不被推向生死边缘. 在生死抉择里,他们屈服了,学会了作恶,学会了屈服,甚至死在了恋人的枪口之下. 故事结束了,两个大男孩也“长大”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学徒,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机车,在拼尽全力冲过铁路道口的较量里,再一次斗狠,也是对内心痛苦的宣泄. 故事里年轻人接受着自然法则的教训,大人们袖手旁观,或许是因为早已尝到了战争的滋味与生存的紧逼,他们用暴力宣泄着,用事故自我保护着,当然也有老人接过了年轻人手里的缝纫活儿,一针一线地缝补那被战争撕碎的外衣口袋……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在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和蔼可亲的老师迪特·巴赫曼帮助他的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 这些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 在退休之前,老师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 看完这部引人入胜、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让人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幸拥有这样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冲突就能通过讨论得到缓解,约翰·列侬的"想象"就能成为现实. 导演玛丽亚·斯佩德和摄影师Reinhold Vorschneider向人们展示了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并将其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以至于电影本身几乎具有了某种英雄气概.